(2)提前熟悉旅途中可能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;
(1)有关规范旅游人员的法律法规主要有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办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》、《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》等。
(3)有关旅游交通运输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》、《铁路旅客运输损害赔偿规定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》、《中国民航旅客、行李国际运输规则》等。
该如何做好防范、避免合同陷阱呢?以下列三种常见情况为示例进行解析:
1、旅行社在旅行期间降低服务标准
在合同中约定了服务标准,或者在合同中并没有约定服务标准,但法律对有关服务标准有明确规定的,若旅行社并没有按照约定或法定的服务标准为旅客提供服务的,属于违约行为,这也是一种最典型的旅游合同中的违约行为。
2、额外增加旅行社服务、项目或其他额外消费
此种情况下,要看在合同内容中是否存在该收费项目,一般来说,游客对旅行社安排的项目、收费内容等均享有知情权。因此,游客在与旅行社签订合同前一定要问清楚旅游项目、收费内容、服务内容等,越详细越安全。
3、在旅行中被强制购物
根据《旅游法》第三十五条规定,如果旅行社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通过安排强制购物获取回扣,游客可以在行程结束后30天内要求退货。
旅行途中若发生纠纷,且无法和平解决的,要注意搜集证据,可以请求相关旅游管理部门协调解决,或者待旅行结束后再合理采用法律手段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尽量避免冲突,注意人身安全。
【旅行”警示灯“】
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平息且有隐隐待发之势,出门旅游,尤其是出境旅游,各位要做好防护措施,戴口罩、勤洗手,出门在外,安全第一!